新華網柏林3月1日電(記者班瑋)德國聯邦議院3月1日在經過激烈辯論后通過“創(chuàng)作成果保護法”,旨在允許新聞機構等網上內容提供商向使用其新聞產品的新聞聚合網站收取內容使用費。
根據這項法律,提供聚合新聞服務的網站以及谷歌等搜索引擎如果大段或全文使用新聞機構的新聞產品,原創(chuàng)新聞提供商將有權要求他們繳納內容使用費。這項新法還需得到德國議會上院聯邦參議院批準才能生效。
聯邦議院通過這項法律的表決結果是293票贊成,243票反對,贊成的主要是執(zhí)政黨議員。盡管內容很有爭議,但是德國這種為改變網上“免費文化”而立法的做法在全球尚屬首例。
不過,與原先設計的法律草案相比,已通過的法案大大縮水。新法在提交審議幾天前臨時增加了例外情況,允許新聞聚合網站在摘錄原創(chuàng)新聞產品中“個別字或很小的段落比如標題”時可以免交使用費。
反對者認為這一修改非常可笑,因為這項立法本來針對的主要對象就是谷歌等搜索引擎,而這些搜索引擎網站上隨新聞鏈接顯示的就是原文小段摘要。新法并沒有界定摘要到底字數多少可以免費,因此谷歌等搜索引擎到底要不要交錢還是個懸而未決的問題。一些反對黨議員諷刺新法漏洞百出,純是為愛摳字眼的律師創(chuàng)造就業(yè)機會。
德國這項新法已醞釀多時。其背景是德國媒體普遍認為德國現有的知識產權保護體系對第三方為商業(yè)目的而免費復制新聞媒體的網上新聞產品沒有保護效力。
一些德國媒體負責人指責谷歌等搜索引擎免費利用他們的新聞產品掙錢的商業(yè)模式等同“攔路搶劫”。但谷歌稱該公司每年已讓包括新聞媒體在內的眾多出版商分享了很多廣告收入,而且谷歌搜索引擎實際上通過鏈接幫助各媒體擴大了受眾接觸面。